您好,欢迎来到 广东种业博览会! 去首页
查看全部
    0 已选0
    0

    我的积分

    0

    优惠券

    已领取的优惠券

    关于种博会,这八大亮点不容错过!

    发布时间:2016-11-30  浏览数:1539


    每一年的广东种博会,皆有200多家种子企业在展馆展示品牌形象和贸易洽谈,来自300多家单位近6000个新优品种在田间展示,吸引全球各地40000多名专业观众观展。


      12月10-13日,2016年广东种博会将再度于柯木塱开门迎客,其中12月10-12日为专业观众日,13日为社会公众开放日。你!准备好了吗?

      在这里,除了有来自国内外的先正达、瑞克斯旺、北京大一、广良、山东华盛、京研益农、汕头金韩、北京捷利亚、广州亚蔬、河南豫艺、现代金穗等企业秀出自己。今年,以东南亚为首多个国家专业观众预约到广东种博会参会、观摩(仅泰国报名有90家),每年一度的广东种博会打开了种子企业走向全国并且和世界接轨的通道。


      广东种博会让行业组织、种子企业以及种地农民联系在一起,以种子为核心的广东种博会为种子产业构建出一个繁荣的生态系统。2016第十五届广东种博会在地展和馆展双核运作、良种+农艺+农机相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进一步丰富作物品种,与之相应的还有现代农业装备、特色新型肥料产品、绿色环保植保药械、农业电商、都市农业等元素,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的服务平台。来看看新一届种博会最新看点吧!



    第十五届广东种博会首次设置八大功能区——现代农业新成果可触可感可用

      第十五届广东种博会以种子为核心载体,首次多维度融合,搭建农业综合科技协同共享平台,实现农机与农艺融合、农耕与休闲融合、农业与信息化融合、生产与生态融合。展会分为八大功能区,全方位融入品种、技术、机械、信息化、创意休闲农业等科技成果。



    一、新品种田间展示区——品种争霸 当仁不让


      这是一场在地里举办的盛会。该区展示来自世界各地近6000个优新特异品种和30多项技术集中展示,品种包括茄果类、玉米类、瓜类、叶菜类、花卉、南药等。展出品种绝大多数为国内外高科技新研发品种,代表当今世界科研育种领先和最新水平。


    二、种业品牌展示与贸易洽谈区——你我 共话姜山


      目前,我国种业仍处在发展中,为了让种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经销商能直接与知名种业企业、研发单位面对面交流与洽谈,提高引种效率,降低生产风险,大会引进国内外品牌200多个,他们将展示最新品种选育成果与企业实力,实现馆展与田间展示无缝对接。


    三、现代农业装备展示区——攻壳机动队 机械操盘手


      该展示区通过设施设备实物的静态展示与田间动态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生产与农机推广进入田间地头,方便参会者清晰了解农机产品操作性能和农机技术,选购新优农机产品,让将农机企业、品种选育者以及终端使用者在同一平台得到实惠,体现机艺高度融合。


    四、设施高效栽培模式展示区——新科技魅力

      该展示区利用现代农业设施设备、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现代工业技术成果及作物生长调控等管理技术,为农作物提供适宜、良好的生长环境。集中展示了现代农业中的智能人工光工厂化生产技术、作物工厂化生产(水培)根际环境控制技术、工厂化高效栽培营养液(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都市观光型(蔬菜树体)栽培技术、番茄工厂化高效安全栽培技术等。


    五、都市休闲农业展示区——城市休闲药素

      都市农业作为农业中先进生产要素最为聚集、创新活力最强的领域,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沃土”,是推动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孵化器。该展区以都市农业文化为主体,呈现五谷丰登、田园农趣、香花草翠、南药荟萃等主题展示,同时涵盖企业科技成果种植展示、特色瓜果品种展示、农业物联网智能展示等。


    六、合作社发展模式及成果展示区——社联者联盟


      该区以现代农业科技推广长廊为依托,展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及合作社发展历程;同时,配合多种作物点缀展示,搭配简约自然的木栈道、观景平台,实现成果展示、科技推广和观赏休闲功能于一体,打造一个让公众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历程与成果的窗口。


    七、广东农机农艺融合成果展示区——农机农艺 502高效聚合力

      近年来,广东经济作物生产保持稳定,园艺产业优化得到升级,种植业绿色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在生产安全、产品安全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该区将通过文字、影像资料、实物结合田间栽培,展示农机农艺融合以及取得的成果。


    八、农耕文化展示区——历史穿梭机

      中华文化的根就是农耕文化。该区通过雕塑和实物展示古代、近代及现代农业场景,让观众了解农业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同时呼吁社会各界更加关注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