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超级稻示范 暨高产创建现场观摩培训会上的讲话
2013-12-07
广东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站长 洪 生 (2012年7月3日) 同志们: 这次在茂名电白召开全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超级稻示范暨高产创建现场观摩培训会,主要任务就是观摩交流农技推广工作,加快推广农作物新品种和水稻“三控”技术,推进粮油 糖高产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促进粮食稳定增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这次会议时间不长,但内容很充实,参观了阳东的花生新品种展示现场、茂名的水稻新品种展示和水稻“三控”技术现场、高州超级稻示范暨水稻高产创建现场。接下来,我们研究部署下一步超级稻示范推广、高产创建及农技推广工作等的内容。在座各位大多数来自农技推广第一线,希望大家借鉴茂名阳江等地的经验,通过总结创新,不断提高农技推广工作水平。下面,我就今天的现场观摩培训会以及农技推广工作谈三点意见。 一、创新形式,加大农技推广力度 2012年中央1号文把农业科技创新摆在了更突出的位置,为农业科技跨越发展,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注入强大动力。面对资源、环境两大限制因素,保障粮食总产继续增加具有一定难度,第一要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首先就要充分利用基层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推广能力;其次要加强对基层农技人员的技能培训与农民科技培训。第二就是要在良种良法推广应用上突破,大力推广农业科技,调动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建立了农民增产增收的长效机制。以水稻“三控”技术为例,其是以“控肥、控苗、控病虫”为主要内容的新型高效安全施肥及配套技术体系。该技术自2007年通过广东省科技成果鉴定以来,在我省水稻高产创建、超级稻示范、科技入户等重大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2010年被省农业厅遴选为广东省主推技术,在全省应用面积突破500万亩,每亩节本增效达100元,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今年,据初步统计,全省应用面积可达800多万亩;2008-2011年4年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000万亩。“三控”技术已成为我省继抛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之后覆盖面最广的水稻栽培技术。下一步,我们要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 二、创新模式,开展多种形式新品种展示活动 良种是科技成果的物化体。良种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搞好优良新品种的示范和推广工作是我们农技推广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我站围绕良种推广这一核心任务,将举办第十一届广东种业博览会。今年的种博会将更加突出地展优势和品种亮点,完善后勤服务保障,并将带动十几个市县开展区域性、针对性强的良种展示活动。昨天下午的阳江活动和今天上午我们参加的茂名水稻新品种展示活动,就是今年种博会的系列活动之一。这次的水稻新品种展示面积达2000亩,除在茂名市农业良种示范推广中心综合试验示范基地设置集中展示区外,还在茂名全市六个县(市、区)设置了基层水稻品种展示示范点,针对当地气候特点、品种布局和生产习惯,进行个别品种的生产示范展示。茂名市农业良种示范推广中心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展示的水稻新优品种有180个。湖南隆平种业在这次展示活动中首次设立展示专区,面积20亩,展示袁隆平院士团队最新选育出的24个新优水稻品种。通过这种区域展示活动,筛选适宜当地生态条件和市场需求的优良水稻新品种,带动水稻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增效。 三、创新机制,推进高产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我省自2008年开始高产创建工作以来,取得了巨大成效,为我省粮食连续增产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全年粮食单产水平恢复性增长。2011年全省建设农业部和省级粮油糖高产创建示范县86个,建设万亩示范片177个,直接示范面积共184万亩,基本把水稻播种面积15万亩以上的80个县列入省级扶持高产创建范围。带动全省各市、县共办高产示范面积达300多万亩,形成以部省级万亩示范片为核心、市县高产示范片为补充、整县整乡整建制推进试点的高产创建新格局,实现农业县高产创建全覆盖。经测产验收,各示范片全面完成各项创建目标和任务,成效显著,为我省粮食实现连年增产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同志们,希望我们以此次展示活动为契机和机会,广泛开展交流,加强合作,开创我省科技推广工作的新局面。农技推广工作是粮食稳定增产的保障,是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有力保证,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任务光荣而艰巨,努力实现今年粮食再增产的良好开局!
MORE
-
种博会铸就明星品种
2013-12-07
种业展会兴起之前,很多种企推广新品种的方式非常单一,走家串户、口口相传是惯用宣传方式,即便穷尽浑身解数,没有三五年也很难将一个... 种业展会兴起之前,很多种企推广新品种的方式非常单一,走家串户、口口相传是惯用宣传方式,即便穷尽浑身解数,没有三五年也很难将一个新品种推广开来,而另一端的种植者对良种却是求之若渴。正是这种明显的信息反差成就了今天的广东种博会。 作为一个公益性平台,对于很多种子企业来说,每一年的种博会都像一场盛大的新产品发布会或者是种业界选秀大舞台。一批又一批的新品种通过种博会一举成名,走向了全省乃至全国,再经过市场的检验逐渐成为了真正的明星品种。《农财宝典》记者以"碧绿翡翠"为例讲述一个品种的成名之路。 品质为基,推广为首 碧绿翡翠是广东省良种引进服务公司(下称"广良")极具代表性的创新节瓜品种,它具有的品质高、抗性好、节冬瓜二用、浅绿肉等独特性决定了它必将流行的未来。 "正是认准了这一点,公司决定开始大力推广碧绿翡翠。"据广良市场开发部主任洪玉兴回忆,2005年公司尝试将这个品种放在行业影响力比较大的广东种业博览会上展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然这和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合理的布局结构和良好的种植水平分不开。"佛山市农林技术推广中心、佛山市农科所和三水大塘镇农办是碧绿翡翠的第一批认同者,他们组织蔬菜协会的种植大户一同前来参观博览会,并想引进推广。2006年,佛山农业部门引进到大塘镇试种,"在良好的栽培条件下,试种比较成功,独特的品质受到了当地种植户的认可。"作为主要引进人之一,佛山市三水大塘经济促进局局长莫启安回忆时说道。 "这给了我们更大的信心。"洪玉兴说,接下来公司也有意将佛山打造成一个推广的范本,所以开始和相关部门紧密配合推广。 2007年佛山农业部门决定将推广试种面积扩大到50亩,达到预期的效果。鲜菜收购商和消费者对碧绿翡翠慢慢地认识和接受,同时也在中山、肇庆和江门以及广西、海南和四川等省外区域进行试种推广。截至2008年,佛山的推广面积已达300亩以上,中山推广面积达100亩以上,广西和四川均小区域面积推广开。 专家评选,增强权威性 "品种太多了,根本看不过来。"广州市伟兴利种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伟雄已经从事了多年的种子代理,虽然经验丰富,但是也很难做到选出所有品种中的最优品种。 为了给种植者一个权威的建议,2009年,广东种博会地展引入了专家推介品种评选环节。同样基于公益性原则,推广总站每年都在种博会前夕组织来自由育种、种子管理部门、种子企业、农产品收购商组成的专家组对品种进行公开、透明的评选。"专家们评选出的推荐品种也是大家有目共睹在当季表现较好的品种,自然就成为大家追捧和信任的对象。"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良种推广科科长罗学梅说。 "2009年是碧绿翡翠成名非常关键的一年。"洪玉兴介绍,碧绿翡翠因其优良的品质受到了专家组的信赖和强烈推荐。当时佛山推广面积也已达到2000亩以上。 洪玉兴在谈到当时的情况时颇显激动,"当推荐品种评选出来之后,借助这种权威性,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扩大推广试种面积。"2010年已成功引进到山西、北京和天津等试种并取得成功。"这是碧绿翡翠从区域明星走向全国明星的开端。" 地展与馆展紧密结合 为了满足广东种博会的发展需要,2010年在广东省农业厅的扶持下建立了新的展馆,展馆展览、田间展示一起举办。至此种博会从依托标准化农田70多亩的单一品种展示,发展为拥有现代高标准农田200多亩,智能温室8000多平方米,综合展馆 7000多平方米展览、展示、交流一体化综合展会。 如果说2009年是碧绿翡翠走向全国明星的开端,那么2010年就是正是成为全国节瓜品种明星的转折点,2010年广良义无反顾要了展馆展位。洪玉兴告诉《农财宝典》记者,当年来的客商特别多,很多省外的代理商看到碧绿翡翠之后直接到场馆展位找我们洽谈合作问题,"这其中包括我们的老客户北京硕源种子有限公司(下称'北京硕源')". "我们当时想引进这个品种,主要是因为口感好,想作为生食品种。"北京硕源经理刘伟回忆说,目前在北京推广顺利,到目前为止推广面积已达3000亩。而对于广良来说,经过多年努力的推广,碧绿翡翠在全国推广面积累计达10万亩,已然成为从广东种博会走出的名符其实的全国性明星节瓜品种。 本文来源:《农财宝典》
MORE
-
开拓华南市场 多年固定展位打品牌
2013-12-07
从打电报交流到电子商务直接下单,从交通不便的年代到资讯极其发达的当今,种子交易方式一再变迁,种业人当面的交流和感情沟通却始终必... 从打电报交流到电子商务直接下单,从交通不便的年代到资讯极其发达的当今,种子交易方式一再变迁,种业人当面的交流和感情沟通却始终必不可少。不少企业接触华南市场,进而立足华南市场,都是从广东种博会上宾客双方的一次握手开始。 如何通过展会促进与客户之间的业务交流,树立信誉培养感情,参展商都各有一套经验。 先亮好相再谈发展蔬 蔬菜种子的商品化贸易兴盛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东,以潮汕人为首的广东种业人走遍全国各地,撒播来自岭南大地的蔬菜种子。得益于先发优势,广东蔬菜种业至今仍处全国前列。 1978年,中国经济迎来改革开放,休眠的种业亦重新萌芽,各地种业贸易开始兴起。随着进出口港口的增多和科研的发展,国内出现不少优秀的种子供应商,他们对瞄准的市场不再局限于本地,而是有利润的地方。 相对北方消费市场而言,人口密集的南方市场对蔬菜的需求更大,"菜篮子"与"米袋子"被各城市列为头号民生工程。另外,南方作物种植周期更长,又能南菜北运,蔬菜种子市场容量巨大,俨然一块肥肉。无论是出口贸易型的企业,还是自主研发的科研院所,甚至制种生产企业都不约而同紧盯着南方市场。 种子经营主体放开以前,种业市场供不应求,靠关系销种的居多,不需要开放的市场。同时,文化和语言的差距导致北方业务员难以迈过长江,更有甚者被当作是骗子轰出门去。时至今日,类似问题仍不时出现。 "没听过名字的种子企业的品种不敢做,要是能在种博会上见上几次,肯定会放心很多。"粤西一蔬菜种子代理商陈老板如是说。随着2001年《种子法》颁布,种业市场主体数量急剧上升,有远见的企业开始注重开拓和培育市场,而市场也要求更加丰富的产品。 2002年,第一届广东种业博览会(广东农业良种示范暨广州种子交易会)应运而生。但是,参展企业绝大多数是当地企业,少有北方企业参加,北京京研益农科技发展中心(下简称"京研益农")是这少数之一。 京研益农副总经理丁海凤说,在2000年前,公司市场以华北华中为主,但华南市场一直是公司重点开拓对象。1995年开始为华南市场做准备,收集资源和在南方做试验示范。"我们总认为在北方选育的品种不适合南方,在最近五年才彰显公司品种优势。"她认为,亮相广东种博会既有一个宣传的效果,也是一个比较和学习的过程,为公司育种提供借鉴。 目前,华南市场已成为京研益农重要的业绩增长来源,其品种也广受认可。 开设华南专有窗口 公众平台相当于种子行业的大集,有一定的时间周期,有购买意向的人会前来参观和选购,在专业观众汇集的好时机,生意促成的几率大大增加。从近十年利用种博会顺利进入华南市场的案例来看,在公众平台露脸的企业开拓市场之道路往往更加顺畅平坦。 在种子展会短短一两天时间里,利用展位做到的事情可以有很多,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杀手锏。 河南欧兰德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跃为了让公司的特装展示有效果,调动了几乎公司所有的市场业务员来展位帮忙,所做的事情就是热情地服务过往观众:一是宣传企业良好形象,二是利用短短两天展览时间尽量收集市场信息和客户联系方式。上次他们动用了20个业务员在2天内汇集了400个有价值的新客户。 "集中效应"是展会最大的特点,这让企业走访市场和客户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大大下降。福建某种企规模不大,他们就是专门利用展会来结识客户,然后再电话回访。他介绍,以广东种博会一个标展套餐(9800元)和3人参展的支出计算,不包客户吃饭的情况总费用大概在2万元。在广东种博会上他能遇见120个优质专业客户,拜访每个平均成本不足200元,这按普通出差成本来说只能拜访公司周边城市的客户。 "划算"还体现在商务洽谈的博弈地位上,李文跃认为,公司在种博会上的展位犹如自家门店一般,观众上门属于"求购",自己拥有主场优势,而公司业务员上经销商的门面进行洽谈则是属于"推销",对方拥有主动权。 广东种博会越来越得到行内人士认可,不少企业甚至在展位上扎了根,特别是找到了"心水位置"的企业会种博会结束后向主办预留下一年的位置。厦门好利得种苗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新才说,相同的位置也算是一种品牌,方便老朋友上门见面。 多元化的展示理念 广东柯木塱最大的特点就是地展和展馆的距离十分近,观众在地头看中的品种可以马上走进展馆和商家进行洽谈。其实,这个方向也可以反过来,从展馆走向地头的案例比比皆是。 京研益农从进入南方市场开始,一直偏爱采用地展和展馆立体展示的形式,其中展馆发挥了极大的洽谈功能,实现了从田间到展位、展位再到田间拍板成交的高效率。 从上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展馆展一直处在较为"朴素"的阶段,标展占主流,鲜见特装。在2004年后,利用特装展示自有形象企业变得多了起来。像郑州郑研种苗、厦门中厦种苗等企业都有自己的专有色调。无论在任何会展上,他们都沿用一致的设计风格,自成一派。只要观众一看到该种风格就自然联想到企业名字和品种。 广东种博会的地展受到业内认可,每年企业送种超过15000种,而基地表种品种最大容量不足7000种。对于参展企业,它们享有优先安排地展的政策,因此,只要在展馆里了解到企业的新优品种,就可以马上去地里看到实物。 值得关注的是广东种博会每年设立的一个全球特邀合作伙伴和一到两个年度特邀合作伙伴,它们都是行业内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并可以在广东种博会享受无与伦比的宣传力度。如广州亚蔬园艺种苗有限公司在企业成立10周年之际争取成为广东种博会2011年的年度特邀合作伙伴,并同期举办企业自己的十周年晚宴,邀请业内人士共同参加。这样,不仅所有人都知道亚蔬已经"10岁"了,还通过广东种博会的宣传了解到广州亚蔬是一家有档次有身份的企业。 圣尼斯连续4年作为广东种博会的全球特邀合作伙伴,占据着展馆的中心位置,业界认为这是其树立行业地位和掌握行业话语权的举动。因为他们已经拥有雄厚的市场推广和调查力量,树立在正中位置正是为了让同行知道圣尼斯的领先地位,并到表种区认真观看所谓行业"老大"的品种表现如何。 本文来源:《农财宝典》
MORE
-
王海萌:资本为种业提速
2013-12-07
近十年,种子价格一直保持稳定上升,近年上涨势头更是迅猛,深圳市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海萌认为,"价格上涨意味着行业在发展。"农业强有力的发展趋势有目共睹,几乎所有人都对农业中的种业给予了十分高的期望。从2008年开始,中国玉米种子的价格翻了近一倍,在投资人圈子里流行一句话:"现在中国赚钱的行业不多了,种业算一个。"目前,共有8家上市公司以种业作为主业,作物种类主要集中在玉米和水稻上。自上市以后,8家企业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全部在13%以上,最高的大北农达到了40.40%.同时,这8家上市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力量通过并购等方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然而,这8家企业的种子业务总额仅占中国种业市场份额的14%,在稻种行业,隆平高科2011年稻种销售总额仅占全国市场的10%,话语权明显不足,说明资本市场还未占据行业的主导地位,这异于外国的情况,也给其他企业迎头赶上的机会。 从我国种企和资本结合的历史来看,资本市场对种子公司发展带来诸多帮助,这是近几年创投企业持续关注该行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1年至今,国家出台重拳政策对种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提高种业的投资潜力,其生产经营门槛的提高正是资本的一个最优切入点。与资本结合的种企可以实现兼并重组,给企业竞争力带来革命性突破,在同行中脱颖而出,而小型企业将面临被淘汰风险。 山东圣丰种业在2011-2012两年间得到了鼎新投资、深创投、勇华投资和中富投资等4家创投企业的投资。中科招商创投企业在2003、2005、2010年分别对三北种业、森和种业和凌志薯业进行了投资,其中对森和种业的投资金额高达8000万元。由此,足可见资本市场和种企的磨合频率和程度都在提高和加深。是否能实现共赢?谁是最大赢家?有待事实验证。 王海萌说,传统种企运营模式很难做大,比如需要多大的资本回报率才能成功运营起一个1亿元注册企业,这需要大量资本投入运作。同时,上市对企业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资金,还在于人才和品牌升级。
MORE
-
展会如种子,进化才有活力
2013-12-07
展会如种子,进化才有活力 "一颗种子要永葆活力,代代繁衍的同时必须不断改良进化;一个展会要永葆活力也该如此,既要传承特色优势,更要主动创新求变。"作为广东... "一颗种子要永葆活力,代代繁衍的同时必须不断改良进化;一个展会要永葆活力也该如此,既要传承特色优势,更要主动创新求变。"作为广东种业博览会初创至今的重要参与者与见证者,谈到多年举办种业展会的心得,洪生用生动的比喻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 从公开竞标展会服务商,到举办种子企业总裁沙龙,2013年第十二届广东种博会采取的一系列创新举措令业界瞩目和期待。广东种博会将有哪些变与不变?这些变化会给中国种业发展带来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农财宝典记者专访了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洪生。 引入竞争促进创新 今年3月,广东种博会将会展服务划分为多个项目面向社会招标,经评审小组打分,最终确定了三家企业作为第十二届广东种业博览会的服务商。洪生介绍,通过招标引入竞争进而提高办会水平的想法早已有之,今年条件趋于成熟,省农业厅也很支持,就启动了这项工作。 "竞标过程让我们非常惊喜。竞标企业都提出了丰富多彩的设想与规划,其中不乏优秀创意,给组委会带来很多启发。"洪生表示,评审组最看重竞标企业是否有成熟的方案,能够给广东种博会带来创新元素,并且有资源、有能力,可以将描绘的蓝图付诸实施。最后中标的几家企业也都达到了组委会的要求。"有竞争就有动力促使服务商不断努力开拓,为广东种博会注入新能量,提升广东种博会的服务水平,最终受益的是中国种子产业和广大农民。"洪生说,第十二届广东种博会的三家服务商各有所长,执行团队也非常年轻有活力,在竞标方案中承诺的各项事宜目前正有条不紊地实施。"相信在他们的通力配合之下,第十二届广东种博会无论创意、规模、档次,都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坚持公益保障创新 田间品种展示开创中国种业展会之先河,举办柯木塱种业论坛引入行业思想交流新风,广东种博会的每一个创新之举都基于大胆探索,迈出的步伐却始终踏实稳健。洪生认为,坚持广东种博会的公益性是这些创新理念得以成功落实的关键所在。 以地展品种展示为例,要让种子企业把宝贵的种质资源放心地交出来,主办方必须要从根本上给大家一个保障,必须有一整套让行业可以放心的机制。数百家企业的几千个品种同时展示,如何协调企业间的关系安排好位置,如何保证每个品种得到同样的呵护,这些也对主办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洪生认为,坚持办会公益性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承诺是绝对不以任何形式参与种子经营,也不允许通过育种研发来盈利,这就从根本上避免了主办方和企业的利益交叉。"这样的承诺,坚定地表达了一个清晰的定位,这是一个公益性的平台。"洪生说,公益性平台的运营得益于广东省政府和省农业厅的一贯大力支持,如今广东种博会的地展和馆展硬件已较为完备,可以更有底气长期坚持公益方向,投入更多精力在机制和内容创新上。 放眼世界学习创新 全国各地种业展会蓬勃发展的同时大家也在思考,如何利用会展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如何推动中国种业的长远发展。洪生介绍,广东种博会正积极探索融入国际种业界,学习借鉴国内外种业展会的先进经验。"在学习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种业发展的特点进行规划,会给广东种博会带来有益启发。" 2012年,广东种博会设立参展商会员制,对会员企业的服务不再局限于展会举办期间的短短数天,而是全年、全程的推广和交流服务,会员活动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也丰富着广东种博会的内涵。 广东种博会正逐步引入和消化国际性种业展会的做法。今年,广东种博会将同期举办世界菠菜大会,首度操作世界级种业会议,还将组织参展企业与大客户进行"一对一"高端商务洽谈等工作。洪生表示:"想法还有很多,目标只有一个,即通过创新永葆广东种博会的活力,为繁荣中国种业作贡献,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
MORE
-
广东种业博览会北方联谊会
2013-12-07
2012年9月9日,广东种业博览会组委会在北京市举行北方企业联谊会,圣尼斯种子(北京)有限公司、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南宁市桂福园农业有限公司、广州亚蔬园艺种苗有限公司、北京大一韩日国际种苗有限公司、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等数十知名企业以及北京海淀区种子商会、丰台区种子商会、各地种子商会代表出席会议。 广州市种子商会黄金虹会长代表广东种业博览会作了工作简报:种博会招展工作目前进展顺利:田间品种展示早已提前报满;酒店房间除凤凰山宾馆尚余部分房间外其他两个酒店已经满额;展馆展位方面,16个大特展已经招满,23个小特展剩余2个,147个普通标准展位剩余28个。 广东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林绿书记代表广东种业博览会组委会作了总结发言,林书记讲到,目前广东种博会的服务工作将慢慢转入后期的服务管理,切实做好品种展示、酒店房间、馆展展位以及餐饮、交通等配套服务工作,为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构建一个舒适的参展环境。
MORE
-
地展创举回归农业本真时代
2013-12-07
走进12月的广州柯木塱,任谁都会被生命的气息所感染:玉米捻着胡须,黄瓜带着花帽;金黄的南瓜三三两两悠闲地躺在枯藤间晒太阳,旁边涨... 走进12月的广州柯木塱,任谁都会被生命的气息所感染:玉米捻着胡须,黄瓜带着花帽;金黄的南瓜三三两两悠闲地躺在枯藤间晒太阳,旁边涨红了脸的指天椒们挤在枝头,像极了一班争抢回答问题的小朋友;番茄家族是这里的大户人家,各色果实一串串招摇在棚架间;甘蓝则严肃得多,个个束紧迷彩服在田间列队。 是的,也只有地展才有如此繁荣生机,让6000余个品种同场竞技,让农业回归其本真时代。广东种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广东种博会)以地展特色闻名于世,这创意是怎么来的?如此浩大的表种工程,又该如何协调妥当?《农财宝典》记者带你亲手触碰,感受地展强劲跃动的脉搏。 地展创意源于生产实践 "那时只有6亩地,种了7大类213个品种,我记得非常清楚。"廖棣强回忆,虽然面积不大,但当时的轰动效应却让所有参与的人记忆深刻。这就是广东最早品种展示基地,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石井镇鸦岗村。时值千禧初年,国内种子交易会已有不少品牌,起步较晚的广东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非常容易出彩,又非常容易出错的创新道路:办地展! "中国农民信什么?就信眼见为实。"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洪生认为,地展准确抓住了种业和农业的核心所在,并因此铸就了广东种业博览会的品牌。 然而,地展概念的提出虽然是水到渠成,要落地生根却是十分不易。广州种子商会会长黄金虹介绍,考虑到广州冬季气候温暖的独特优势,也是基于当时广州地区蔬菜种植水平已有相当的高度,组委会拍板决定要办地展。经过众人的推举和反复仔细遴选,最终敲定了远近闻名的种菜好手廖棣强和广东省种子公司高级农艺师谭秀文作为当时的负责人,两人的共同点就是对广东各蔬菜品种的生长习性相当熟悉。 首次办小有规模的地展,大家都是摸索着前进。谭秀文说,面对一大塑料袋二百多个品种,她也一下子犯了难,更何况其中的茄果类已经错过了常规的播种期。"来不及多想,赶紧组织育苗。"在随后所有品种的种植过程中,两位负责人都会一一监督编号、移栽,随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首届地展空前成功 黄金虹认为,当时国内种子展会走的都是房间、展位的模式,尽管有印刷漂亮的宣传册,却没有具体的真实的品种可看,"我们应改变和创新,不过仍要考虑风险,天灾人祸谁也无法保证,如果种得不好,会议通知已发出,你让来会的领导、客商看什么呢?"为了让表种环节不至于"掉链子",谭秀文每个星期都会去基地查看,"主要看长势,看看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商量和调整的,毕竟廖棣强操作经验很丰富,但一个人干活是很累的,工作量很大。"谭秀文笑着讲了一件趣事,"记得当时番茄果实下的老叶很多,需要打掉,廖棣强找来了几个工人来搞,结果我下次来看时发现番茄果实下面光光的,就剩一个杆,我当时就说到'怎么搞成这个样子,像个火鸡',他们笑我形容得太准确了,我解释说是疏掉,不是全部不要。"近四个月的辛苦终于达到了蓝图中的预期效果,"让所有品种都展示良好是比较难的,做足了功课仍然有问题存在,像白菜花在11月就成熟了。我们基本是做到早播品种不要太早播,迟播品种不能太迟播,以达到统一的效果,当时我们还把比较好的现场录成了视频作为一个补充。"这次田间展示让来自世界各地的种子客商一下记住了广州。 2002年,原省良种繁育场更名改制为省农业良种示范推广中心,广东种业博览会的地展正式固定在柯木塱,并不断升级扩大。 有标准才是现代农业 2002年,首届广东农业良种示范暨广州种子交易会在柯木塱成功召开,20亩地展种植基地表种了六百多个品种,之后每年表种品种数量都大幅上升,对地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怎么满足这样巨大的地展需求而不至于乱套?想来想去只有走标准化的路子。"洪生介绍,在柯木塱建设农业标准示范区既是政府有意扶持广东种博会发展,也是"形势发展的急切需要".标准化首先是土地的问题。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良种推广科科长罗学梅介绍,建设标准示范区时,为了尽可能与国际标准单位接轨,同时又满足我国农民的习惯,将田块的大小确定为40m×50m,这样一块就是3亩,也是0.2公顷,方便换算。同时,为了保证各田块土质的统一性,对土壤进行了改良,以实现标准化管理。随着道路硬化、排灌疏通等工程的完工,良种示范推广中心逐渐有了今日的标准形象。 土地是重要的基础,人却是地展的决定性因素,对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和理顺各岗位之间的关系定位是地展标准化背后看不见的功夫。"最开始种植工人是从科研院所借调来的熟练技术员,拿的是固定工资,下班时间点一到,无论是种苗只种了一半,还是淋水时水龙头没有关就齐齐回家了,让人哭笑不得。"黄志平介绍,后来通过增加投入和改变报酬机制,人的问题终于得以解决。"刚开始将种植工人的上班制改为绩效制,有些人一下子感到不适应,干脆辞职不干了。"亲身经历过早期改革的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科长黄志平回忆着,将薪酬直接与劳动成果挂钩,包括种植品种的部分表种费、种植后成熟的果实等等,"但绩效制的激励作用很快显现出来。以前他们是不需要到市场上买卖蔬菜的,但是改革后劳动效率明显提高,收入也相应提高,一些曾经走掉的工人居然回来了,像2006年我们有12对工人,到现在基本稳定在16对工人左右。"不仅关键的薪酬机制发生了变化,在组织管理上种植工人的工作凝聚力也得到强化。招收夫妻档,从心理上稳定种植队伍;建立小组制,根据田块布置分配小组,小组长不仅有种植任务,还负责水、肥、药的分配。"早期资源比较少,会出现争抢水、肥、药的现象,小组长的出现协调了这种配置。"黄志平讲道。 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顺之后,人、地、种的关系自然和谐地在科木塱的土地上变幻并产生美丽的丰收效果。 公益性比技术更重要 第十一届广东种博会展示品种多达5765个,这么多品种如何安排位置?企业最为珍视的种子又如何放心交给组委会? "这些问题看起来几乎是无解的,但广东种博会却实实在在做到了,这正是我们坚持公益性主导的效果。"罗学梅介绍,地展品种的位置安排在技术上还好办,同一个田块避免作物连茬;曾经发生过病害的田块要进行土壤改良;连续种植不好的作物要进行地块的调整。企业间关系的协调上反而更难处理,"对品种种植采用随机的办法来分配工人和地块,这样大家都没话说。" "田间的布局每年都是不同的,除了26个田块的田号不变。如果一个公司再次参展时送的是和往年一样的品种,从整个概率来讲,种回同一块地同一个工人的可能性基本上是没有的。像那些做表种专区的,虽然是在同一块地里面,而且可能还是同一个工人,但是品种不在同一个小区。"罗学梅在讲述种植布局原则时就如同拿着一副扑克牌,各种组合会出现,但是唯独没有重复的。 2009年,地展引入了专家推介品种评选环节,同样基于公益性原则,组织各领域的专家对品种进行公开、透明的评选。"专家们评选出的推荐品种也是大家在田间有目共睹的良种,自然就成为大家追捧和信任的目标。"洪生认为,所有这些工作要做好,坚持公益性最为重要。 每年种博会专业展览后,很多市民会第一时间带着孩子前来采摘。无论年代如何变化,在地里看到最真实的东西是最本真的,也是最令世人兴奋的。 本文来源:《农财宝典》
MORE
-
广东种博会榕树效应
2013-12-07
广东种博会榕树效应 天时地利人和造就种博会 经过几年发展,广东种博会这棵榕树已气象初成。 上世纪80年代,"南大门"广东乘改革开放东风,种子市场最... 天时地利人和造就种博会 经过几年发展,广东种博会这棵榕树已气象初成。 上世纪80年代,"南大门"广东乘改革开放东风,种子市场最先市场化,广州一德路诞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种子个体户,播下了中国私营种子企业的萌芽。直到2000年,《种子法》实施,种子行业全面市场化,一两年时间内,广东就有上百家种子企业成立,并一直保持着国内最重要种子交易集散地的江湖地位。 繁荣的种子贸易、巨大的市场空间,每年都会吸引无数种业人士南下。全国各地种子企业如雨后春笋"冒"出,它们迫切需要借种子展会平台拓展市场,结交客户。从2002年起,广东种博会便在这一背景下快速成长。与更早些年举办的武汉种子交易会、哈尔滨种子交易会、北京种子交易会不同,广东种博会主办方利用天时地利,创造性地祭出一招——在地里举办种业盛会,成为国内最具特色的种子展会。 在广东省政府、省农业厅扶持下,广东种博会在省良种示范推广中心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高标准展示基地,每年可容纳超过6000个蔬菜品种同时展览。2010年,广东种博会进一步升级发展并建立了综合展馆,将展览、展示、洽谈零距离对接。馆展成为企业展示经营理念、品牌形象的最佳展台。广东种博会这棵榕树至此已气象初成。 促进行业有序竞争 地展的出现为暮气沉沉的种业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榕树在茁壮成长。 榕树既起,很快引来百雀筑巢争鸣。 种业市场化的进程也是一个不断打破既有竞争格局,引入先进经营理念的过程,与种业市场化相伴相生的广东种博会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与种业有识之士携手,一举打破了种业私密交易的潜规则,并彻底颠覆了种子经营者坐商的传统。 秘而不宣的品种来源,老死不相往来的邻居,十年不变的客户关系,一德路的种业前辈们早上打开木栅门,泡上一壶功夫茶,坐等老主顾们在老时间前来采购。种业市场化前,这样的交易格局稳定着种子市场的供应,也制约着优良品种的更新和优势产品的普及。 种业展会,尤其是地展的出现为暮气沉沉的种业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各家的品种家底在同一个平台上晒出来,全国的客户资源在同一时间汇聚过来,想遮掩的再也藏不住,还在坐等的只能眼睁睁见客户流失。广东种博会的出现令坚持传统经营模式的种业前辈们措手不及,有心突破却苦于没有资历的种业新人却兴奋不已,时代给了他们成为行业新星的机会。时至今日,广东蔬菜种业中流砥柱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是抓住这一行业规则重新定义的机会发展起来的。 广州历来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贸易的重要港口,又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种博会也顺理成章成为了中国种业与世界交流的窗口。世界排名前十位的种子公司悉数参展过广东种博会,一些跨国种企更是将广东种博会作为唯一选择。 浙江神良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邵泰良告诉记者,通过参展广东种博会,他和东南亚多个国家的种子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一举开拓了十几个国家的业务,如今,国外市场已占到神良种业销售业绩的半壁江山。 为品种推广树立标杆 榕树崛起,广东种博会在品种推广模式上为中国种业树立了一个标杆。 一棵榕树的成长会改变原有的生态系统,并迅速成为这一生态系统的标志。广东种博会的诞生正如一棵榕树的崛起,在品种推广模式方面为中国种业树立了一个标杆。 通过宣传画册来展示种性,通过包装袋来敲定价格,通过天花乱坠的描述来取得信任,品种推广的老式"三板斧"在开创性的地展展示面前显得如此无力。将种子实实在在地种出来,在千百个同类品种中秀一秀,成为种子经销商对企业提出的基本要求。 由广东种博会地展衍生出来,如今各大种子企业早已习惯在目标市场设立示范田,展示给客户的是品种生长的全过程和真实表现,而不是蕴含无限潜能又包藏诸多风险的种子。"没有示范田,不谈品种生意","种出来展示"的理念深入人心,品种推广的标杆也就此树立。 另一方面,开放的竞争态势也促使了种子企业不断去开发更利于市场保护的杂交良种。常规种卖的是信息资源,杂交种卖的是技术含量,种业展会是开放平台,信息资源再不可能独家掌握,技术含量却是谁都偷不走的核心竞争力。各地种子展会的召开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蔬菜品种的更新换代,杂交良种自此取得全面优势。 丰富种业文化内涵 榕树美丽与内涵并存。每一年,广东种博会呈现给世界种业文化和思想的盛宴。 枝繁叶茂的榕树是生态系统的枢纽,不过,在强调其功能性的同时,实不该忽视她的美丽与内涵。对于广东种博会这棵榕树而言,种子贸易是其核心功能,但绝不该成为她的全部,每一年,伴随广东种博会一起呈现给世界种业的文化和思想盛宴,有着更加深远的影响。 品种展示和交易功能逐渐成熟之后,广东种博会开始着力传播发扬种业文化,促进种业思想交流。一条长长的种业文化长廊连接起展馆和地展基地,与种业相关的文学、艺术、摄影作品都可以在这里展示交流;一片种业文化广场聚集着种博会开幕式最旺的人气,文艺表演引人入胜,音乐演出动人心弦,对农耕文明的回溯发人深思;一本专业杂志特辟种业文化专栏,与行业人士一起细细品味种业的苦辣酸甜。经过十余年发展起来的种子企业刚刚站稳脚跟,逐步开始意识到企业文化对于公司长远发展的深刻影响,广东种博会上,企业家收获的不只是生意,更有文化的交流与熏陶。 2012年,广东种博会在展会同期举办柯木塱种业论坛,以行业巅峰对话的形式激荡思维,探讨种业发展大势。2013年,广东种博会种企总裁沙龙在广州发起,行业精英在高端平台上共议企业定位,并由深入的交流建立更加深厚的友谊。 培育优势企业 广东种博会的榕树效应正是体现在对于种子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当我们谈论榕树效应时,我们更多是在关注这株榕树对其所处的环境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为附生于其上的生命提供了怎样的机会。对于广东种博会来说,它的榕树效应正是体现在对于种子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其培育优秀种子企业的强大能力。 地展是个让农业回归本真的平台,作为有研发实力,有当家品种的企业,最需要的就是在行业翘楚同场竞技的舞台上展现实力。汕头市金韩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世明表示,十余年来,公司几乎所有新品种都是最先在广东种博会上亮相,看重的是在这里能找到理念一致,踏实经营优良品种的合作伙伴。 走遍全国寻访优质品种资源,主动拜访和维系客户关系,天天下地跟踪了解品种表现,广东种博会让客户动起来的同时,也让种子生产经营企业从坐商变为行商,引领了中国种业的新风气。 参展广东种博会的生产企业受益于这株榕树的滋养,参观种博会的采购商也从来不虚此行。"这个时间刚刚好,农闲,而且获取的样品开春就可以马上试种。"来自安徽蚌埠的种子经销商胡先生近5年每年都来广东种博会挑选心仪品种,每次都能满意而归。和"摸黑选种"不同,在广东种博会上挑选代理产品比的是眼光和诚信,而非运气与手段。 目前广东进出口种子总量占全国1/3以上,进口种子约占全国一半。而广东本身也是种子消费大省,全年种子销售量近1亿公斤,销售额30多亿元。广东种博会这株根植岭南的参天巨榕,正努力开枝散叶,为中国种业构建一个更为丰富和繁茂的生态系统。 本文来源:南方农村报
MORE
-
广东种博会品牌进京
2013-12-07
广东种博会品牌进京 9月24晚,值第二十一届北京种子大会开幕前夕,第十二届广东种博会组委会在京召开企业联谊会。八方企业齐聚丰台区五号宾馆,交流信息,提出建议,并对第十二届广东种博会候选会徽进行了 南方农村报讯 (见习记者刘海英)9月24晚,值第二十一届北京种子大会开幕前夕,第十二届广东种博会组委会在京召开企业联谊会。八方企业齐聚丰台区五号宾馆,交流信息,提出建议,并对第十二届广东种博会候选会徽进行了人气评选。 广东种博会第一承办方、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洪生介绍,广东种博会和北京种子大会被称为"种子界的南北盛会",两者遥相呼应,各有千秋。本届种博会创新办会机制,通过开展展会服务招投标,引进了商业化服务机构,激活了会展活力。目前,种博会各项工作开展顺利,后续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在京期间,广东种博会组委会走访在京的广东种博会参展企业,观摩学习北京会的好做法,拜访在大成路九号展馆以及丰台体育中心的北京当地大型种企。 南方农村报总编辑陈永表示,截至目前,南方农村报招商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非常感谢参展商的支持。南方农村报将全力发挥媒体平台优势,整合各方资源,继续为参展客商提供一站式的便利服务。同时,欢迎北方企业到广东去交流、学习、开拓业务,共同打造高质量的种业盛会。 入夜的北京,空气中透漏着一丝丝凉意。但是,联谊会现场却热情高涨,相当火爆,别有一番景象。其实,从走进会场的那一刻,企业代表都被"电子签到"的形式所吸引。"形式新颖,照相、签到,还能参与抽奖,感觉非常好。"河南盛润种业有限公司李继德经理说。 而现场大奖不断送出,更是让与会人员内心中充满着期待和暖意。游戏环节的一等奖奖品surface平板电脑引起了现场小小的骚动,特等奖"全球首发限量版的iphone5s"则把会场推向了高潮。有幸获得特等奖的南宁市桂福园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刚说,感谢广东种博会为种企提供一系列活动和服务,能抽到奖很幸运很高兴。 "今天晚上,还将由在座各位为候选会徽投出宝贵的一票"洪生说。据统计,本届种博会会徽前期共征集683份有效投稿设计作品,经过热心网友投票以及专家、组委会的反复论证,最终筛选出了三个候选对象。现场人员通过认真观看会徽展示、倾听寓意讲解后,谨慎地投出了自己的一票。会徽将在稍后正式公布。
MORE
-
第十一届广东种业博览会隆重召开
2013-12-07
2012年12月12日上午,由广东省农业厅主办的第十一届广东种业博览会在广州天河柯木塱南路如期开幕。出席本届种博会的嘉宾有广东省副省长刘昆、广东省农业厅厅长郑伟仪、农业部种子局副局长马淑平以及其他省直机关和蔬菜协会成员。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种博会还吸引了来自印尼、日本、泰国、越南、韩国、西班牙、荷兰、加拿大、巴西等九个国家驻穗总领事馆官员前来参加。 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蔡汉雄主持开幕式,刘昆副省长宣布种博会开幕。
MORE
-
优秀设计百里挑一 花落谁家邀您来定
2013-12-07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项栋梁)683份有效投稿设计,6份作品成功入围,广东种业博览会整体视觉系统评选名副其实是百里挑一。9月16日,广东种博会组委会邀请知名美术设计专家组成联合评审组,从初选作品中精选出3份会徽设计方案和3个种博会吉祥物形象(见下图,排名不分先后)。 据了解,此次入围的6份作品均是基于广东种博会“生命 生长 生活 种业预见未来”的主题设计,贴近种业实际同时突出广东元素。6位设计师分别来自广州、厦门、太原、岳阳等地,通过征集整体视觉系统,广东种业博览会的影响力再次辐射全国。 评审组组长,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洪生介绍,评审组并未最终确定中标作品,将通过多种形式接受公众投票和建议。 组委会声明 本次广东种业博览会视觉系统征集活动要求设计师确保投稿作品为原创,现将入围作品公示,若作品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与广东种博会组委会取得联系。 入围作品和拟中标作品确定后,组委会将向设计师颁发荣誉奖金。入围设计作品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归广东种业博览会第一承办方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所有,未经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擅自使用。 广东种业博览会组委会 2013年9月18日
MORE
-
送种赈灾:献爱心还考验耐心
2013-12-07
尤特过境,广东万里泽国,百姓深受雨灾之苦,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以减轻灾区损失。广东种博会利用自身优势资源搭建送种赈灾的公益平台,让种业界同仁发挥良种力量。 目前,灾区种植户复产工作已进入中后期,广东种博会搭建的免费送种赈灾平台也告一段落。紧接着,广东种博会公益平台将继续与南方农村报小草行动合作,其功能转变为送种扶贫,把优良的种子和技术推广到广东省贫困地区。 回放此次送种救灾的各个片段,深感做公益不易。 农技站:邻居没拿到种有意见刘志军是化州官桥镇农技站的一名工作人员,当别人看到免费送种信息都认为是天上掉馅饼并不在意时,他抱着试试态度找到广东种博会送种联系人。 根据会务组要求,刘志军迅速将集中受灾地区农户的信息统计出来,上传受灾相片,并附上品种需求。会务组则帮其配对广东省良种引进服务公司(下简称"广良")的相应品种。三天后,和求种信息相对应数量的种子到达化州官桥。 因为时间紧急,刘志军没有统计邻近农户的信息,一度被怪罪不照顾邻居。事实上,刘志军为了避嫌也没统计自己的信息,他说,当时打算做这件事时就有人提醒过众口难调,现在遇到这种情况在意料之中,但他却并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因为是真正帮到了部分人".村干部:三次才把信息统计全为了保证种企的爱心有效传达到灾区,广东种博会会务组对求种信息做了严格甄别。不少基本要素缺失的求种信息,会务组均会要求信息提供方继续完善,但仍有许多机构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做到。 如粤东地区的2万亩和500亩的种子需求,最后因求种信息无法落实到具体农户,会务组无法为其找到对应种企。 韶关乐昌市西联村村伟郑晓俊是广东省交通厅下派驻村的干部,他先后三次上报了400亩(近200户)的种子需求量、需种农户的个人耕地信息和每人的手机号码。 因为郑对求种条件不清楚,每次听到会务组的要求时他都不禁叹气,最终还是尽全力统计了160户农民信息。 好事多磨,十天后会务组终于拿到大部分农户的详细联系方式,尔后对信息开始进行一一甄别。次日,会务组连线了3家企业,有一家伸出了援手。郑说,他所统计的都属当地相对贫困的农户,希望能通过这次送种行动,打开种企与其对接的窗口。 农资经销商:农户求种需理智"我要普通玉米种,种子为何还不送到?"清远英德泔洸一农资店统计和上报了当地农户信息后,希望尽快得到种子。 会务组工作人员解释,一部分农户要求的品种十分具体,包括公司和品种名,但实际对接时因客观原因并不能尽如人意。"农户只管要种子,但我们要考虑季节问题。"清远绿丰农资有限公司刘经理说,在广东种博会现场送种清远站活动结束后,他们手中有8个企业的500斤种子,在对每个品种说明都进行仔细查看后,部分不适宜季节的品种被坚决"拦下".有农户急着要种,也有农户将种子转让给其他人。惠州博罗杨村种植大户吴健明收到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的20亩150袋爱心黄瓜种子后,由于已选择种植其他蔬菜,于是向会务组反映,希望将种子让给适宜地区种植。 种企:好人做到底尤特过后,潭美又来,让已经复产的种植户措手不及。 茂名高州泗水镇种植户苏敷健才对广州亚蔬园艺种苗有限公司的苦瓜出苗率奇高而感到惊喜。但没过多久,他又开始发愁了,原因是连天的阴雨天气导致已出来的苦瓜苗发霉,三成的苦瓜苗需要重新补种。 苏敷健生性老实,不好意思开口再向种企要种,因此在判定种子质量没有问题后,打算自己购买些种子补种回去。但对于新买的种子,苏敷健非常希望能与送种有同样好的芽率。 在知道了苏敷健的事情后,广州亚蔬选择将好人做到底,继续送给苏敷健补种用的苦瓜
MORE
-
广东种博会会徽与吉祥物评选即将揭晓
2013-12-07
"这次征集到的作品设计理念非常丰富,既有种业特色,又具现代气息。"视觉系统投稿作品进行初选时,组委会初审小组成员一致做出上述评价。 8月15日,广东种博会视觉系统设计征集截止,组委会立即组织初审小组对600余份作品进入专家评选阶段。经过初选,70余份优秀候选作品涌现,其中会徽设计既有从种子形象出发高度抽象的手法,也有融入岭南特色元素的巧思,吉祥物设计则不约而同选择了拟人形象。 记者从第十二届广东种业博览会组委会了解到,种博会视觉系统的正式评选将在9月中旬进行,届时将由组委会领导、参展企业代表和多位美术界专家共同组成评审组对候选作品进行打分评定。按照评选方案,将评选出三份入围方案,其中最优者确定为拟中标方案,经过商标注册查询和公示确定为原创作品后,作为中标方案公布。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洪生介绍,广东种博会整体视觉系统征集中标方案将于9月24日北京种子大会前夕正式对外发布。
MORE
-
李立秋:建议放宽“育繁推”企业条件
2013-12-07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2012年12月13日 来源:南方农村报 2012年7-8月,中国种子协会对45家种子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情况进行了深度调研。该协会秘书长兼副会长李立秋表示,企业要提高创新能力、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科企合作。尽管合作方式多元化,但仍然存在几大问题:科企不易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科研人员对进入企业仍存顾虑,研发人员不稳定影响科企合作,中小企业难寻找合作对象。 对此,李立秋建议,一是在过渡期适当放宽“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的品种要求。应考虑在近5年内,一家企业和一个科研单位合作育成的品种,当作企业独家育成的品种看待;二是建立种质资源和品种交易平台。逐步做到所有非企业育成品种都公开交易,杜绝科研单位办企业“左手要钱育种,右手经营赚钱”;三是对地市级农科院所应重新定位。期望农业部会商科技部、人保部,对地市级农科院所重新定位,把科研人员并入企业,退休时按事业人员办理,以解除其后顾之忧;四是建立企业科研人员跳槽的约束机制。企业人员跳槽是正常现象,但有些企业科研人员跳槽后,不讲职业道德,带走了原企业科研资料或育种材料,使原企业蒙受很大损失。希望农业部种子管理局支持行业协会建立约束机制,对恶意挖撬同行科研骨干的行为进行制止;五是提高科企合作的层次和紧密度。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可以“当红娘”,以项目形式,在自愿的前提下,有目的地选择若干重点作物和关键技术领域进行试点,以种业骨干企业为龙头,联合科研实力雄厚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组建多种形式产学研研发联盟,国家有关财政项目给与支持。
MORE
-
刘石:企业做强后才能做大
2013-12-07
企业要制定战略方针和定位市场角色谋求更好的发展,才能做大做强。如何做大和做强?孰先孰后,这个次序十分重要。 种业资深人士、隆平高科前总裁,被誉为种业达人的刘石在柯木塱种业论坛上提出独特的见解。 一谈到企业发展战略,人们就惯性地把目光放到资源占有、拥有资本和市场规模等表象上,而忽略更深入的战略内涵。国内大部分企业往往纠结在几个方面:做大还是做强?单一经营还是多元化经营?自身扩张还是并购扩张?横向扩张还是纵向扩张?在做这些决定的时候他们未能找到立足点和中心轴。 刘石认为,企业的需求是制定发展策略的依据。做大和做强均有其利弊,大企业更易争取到政府资源,而小企业资本积累会相对缓慢。刘石主张先做强再做大,因为做强必然带来做大,而做大未必能变强。 最直接的数据就是盈利能力。刘石举例,一个强的企业规模不一定就大,如2亿元的销售额和1亿元盈利额,高利润让企业运营风险下降。又如10亿元的销售额和1亿元的盈利额,虽然规模大但风险也很大。理想的状态是10亿元的销售额盈利5亿元,但这种情况不多见。 曾有国内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先锋公司的玉米品种“先玉335”的出芽率为95%,而国内品种出芽率是85%。刘石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误读。”因为农户更关注的是没有出芽的种子,国内玉米种子不出芽的概率是先锋的3倍。 如不能树立正确的概念,就难以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方案,更不能构建出成功的体系。他认为这是十分重要的隐形能力,包括组织能力、团队能力和管理能力。 在科研方面,战略上以市场需求为目标,研发方向为抗逆性强的广适性品种,品质优异,适合机械化;建立资源共享和合理分配共存的高效研发体系;同时建立有效的推广体系。 在生产方面,树立正确的质量概念,系统的管理体系和执行力,进行必要的投资,还有适当的团队建设和激励机制。 “为农民提供的不仅仅是种子,还有服务、产业链的拉动和价值的提升。”刘石说,我国种业产业链严重割裂成为基础科研、育种、生产、营销和服务,在这五个环节中的从业者,大多都是各扫门前雪,很难对农户服务到位。 之前先锋公司在中国就是因为贯通整个产业链和提升农户的价值,才得以成功。刘石希望国内种企继续沿用这种方式,在提升客户价值的基础上寻找企业定位。 客户满意度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刘石认为客户数量的发展将会以指数级增长,因为积下企业口碑至关重要。同时他还认为,最好的服务应该是具备以下三个特质:本地最优、差异化和统一的执行标准。
MORE
-
何晓明:特色品种选育遇瓶颈
2013-12-07
华南是蔬菜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其中广东和广西种植蔬菜面积各1700万亩,海南270万亩,同时也是我国蔬菜种类最丰富的地区,涵盖叶菜类、瓜类、茄果类、根茎类、豆类等300多种。 广东省农科院蔬菜所副所长何晓明介绍,华南特色蔬菜育种工作已有50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农家种和地方种提纯、系谱选育和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等阶段,蔬菜品种不断更新换代,近十年,已审定和登记的华南特色蔬菜品种113个,其中52个品种被遴选为主导品种。 "经过几十年科研院校和育种工作者的努力,华南特色蔬菜新品种选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特色蔬菜资源栽培面积小、遗传背景狭窄,研究基础相对薄弱,对育种工作的撑不足。"何晓明分析,在育种技术中,先进育种方式的研发和应用相对滞后,如生物技术育种、太空育种等,都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何晓明表示,特色蔬菜另一个发展瓶颈在于育种者的目标与市场需求有所偏差,比如广州市农科院蔬菜所所长林鉴荣培育的花茄,在培育初期认为花茄不符合华南区消费习惯,决定放弃。但随后的事实证明,这一推论存在主观性,花茄因其独特的口感和外形很快赢得了市场的认可,"试想,要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这一最新品种就可能因为判断和市场需求不符而被埋没。"
MORE
-
南宁:种企联办展示236个品种
2013-12-07
5月23-25日开放参观,行业正筹备“雅聚”俱乐部 南方农村报讯(记者李晓芬 揭育聪)5月23-25日,一场由种子企业联合举办的品种展示会在广西南宁举办,湖南湘研、南宁桂福园、广州亚蔬、中国种子集团等大中型种企携236个品种参加展示。这种企业自办品种展示的模式,得到行业人士普遍认可。 广西农业厅副厅长谢东对展示会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广西蔬菜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去年播种面积达到1700多万亩,广西种业发展迎来了春天。广东种业博览会组委会负责人、广东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书记林绿认为,这次活动积极探索了蔬菜新品种展示及企业联谊新模式,给国内蔬菜种子企业及蔬菜行业组织提供了直观、零距离的观摩和交流平台。 23日,南方农村报记者在广西南宁兴宁三塘展示基地了解到,236个品种主要包括辣椒、节瓜、丝瓜、冬瓜、南瓜以及鲜食甜糯玉米等种类,品种表现良好,大多是企业准备大力推广的潜力品种,吸引全国各地近千种子从业人员、瓜菜收购商前来参观、洽谈合作。 “雅聚”成为这次2012蔬菜种子企业新品种联谊展示会的主题,由广州亚蔬、广州焱火、南宁桂福园、湖南湘研、温州神鹿、珠海农科玉策划主办。湖南湘研董事长兼总经理何久春介绍,企业对品种非常熟悉,自办展示会目的明确,效率高,“我们正在探索筹备‘雅聚’俱乐部,将行业有研发、生产或销售能力的种企联合起来。”
MORE
-
在第十一届广东种业博览会南方企业联谊活动上的致辞
2013-12-07
广东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站长 洪生 (2012年4月14日) 种业界的新老朋友们: 今天,我们借武汉这块宝地,盛情邀请大家参加第十一届广东种业博览会南方企业联谊活动。首先,我谨代表广东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对各位老板、各位朋友多年来对我们广东种业博览会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按计划,围绕第十一届广东种业博览会,在12月份之前我们将开展三大活动,一是今天的南方企业联谊活动;二是北京会期间的北方企业联谊活动;三是6月12日的广东种业博览会合作企业座谈会。参加今天活动的,有南方企业,也有北方企业,只是因为活动在武汉举行,我们就称南方企业联谊活动。 大家知道,去年的第十届广东种业博览会非常成功,共展示了国内外品种5331个,参观人数近4万人次,其中开幕式当日1.57万人次,比上届同日增长30%;12-14日参观人数3.6万人次,比增20%。互联网上“第十届广东种业博览会”词条达96万多条。广东种业博览会的巨大成功是各位鼎力支持、深度参与的结果。广东种业博览会已经不仅仅是我们广东在办了,而是整个种业界一起办的重要的国际种业盛会。 2012年12月12日,对广东种业博览会来说具有特别意义。第十一届广东种业博览会,我们将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科技支撑、服务农民”的办会方针,坚持“自然、亲切、实在、浑厚”的办会理念,坚持展览、展示、交流、谈判零距离无缝对接的办会模式,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建设现代农业强省”为主题,创建会员制,推进商业化,全方位宣传,着力提升办会层次和国际影响力,突出五大特点: 一是拓展会议内容。增加种业论坛和会员活动。计划在12月10-11日开展广东种业博览会会员活动和柯木塱种业论坛。会员活动包括商贸谈判、休闲等内容。会员活动和种业论坛都在我们总站举行。这两天的地展对注册参加会员活动的代表开放。广东种业博览会会员章程征求意见稿已给了大家,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这是一项新鲜事物,没有先例,只能靠我们自己摸索。 二是扩大会议规模。计划田间展示品种6000个左右。设标准展位300个,重点增加特展和金牌合作伙伴。今年,我们还在茂名、东莞、韶关等地开展专业性、针对性、特色性强的良种展示活动,其中在茂名举办水稻新品种展示活动,品种达180多个,2000多亩,是国内最大规模的水稻新品种展示活动之一。 三是创新工作机制。今年,我们广东会的三个承办单位和三个主要协办单位之间的责任更加明确,协调更加密切。由我们推广总站牵头,共同成立种博会工作组,共同开展招商招展,宣传推介、接待服务等各项工作,构建无缝对接的工作机制,形成种博会的强大工作合力,对推进种博会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是开放服务项目。第十一届广东种业博览会坚持地展公益性服务。对馆展、餐饮、交通、住宿、论坛、晚宴等项目向社会开放,欢迎大家积极冠名合作。强化配套服务,对种博会专家推介品种,我们将汇编成册,在大会上发放。其它展示品种根据企业需求,在自愿原则上组织编印。我们还在种博会场馆附近,为种业观众提供多层次的住宿服务。 五是强化宣传推介。参加亚太种子年会,世界种子大会等重要国际活动,在武汉会、广西会、杭州会、北京会、哈尔滨会、山东会等广泛宣传。升级种博会官方网站。编印《十年种博》专辑。强化400服务热线功能。 各位朋友,服务“三农“,服务中国种业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支持广东种业博览会。第十一届广东种业博览会期待你们的参与! 下面让我们共同举杯,庆祝此次武汉的欢聚,同时也期盼12月与各位在广州的重逢!干杯!
MORE
-
第五届广东(茂名)冬种农业良种示范展示会在茂名隆重开幕
2013-12-07
-
广东种业博览会会务组代表团参加2012年亚洲种子大会
2013-12-07
2012年亚洲种子大会于2月27至3月2日在泰国芭提雅隆重举行,广东种业博览会主办机构(广东省农业厅)、承办机构(广东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协办机构(广州市焱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代表出席大会。 大会期间,我方与会代表积极参与到大会议程中,主动与国内外种子企业交流,了解国内外种子企业对种业展会的期望和需求,同时还认真考察学习了亚洲种子大会的办会模式和办会经验,为接下来第十一届广东种业博览会的举办提供经验指导。 总结是为了让工作更完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进步,相信经过不断总结前面十届的展会经验,以及持续学习国内外种子行业办会经验,第十一届广东种业博览会的服务水平将会有更大的提升。
MORE